1.2.3农网自动化与优化运行的建设 农网中低压电网统一采集与交换平台。实现通信系统建设管理、采集交换系统建设及应用分析系统建设三者之间的有序分离。互不干扰,为智能配电网建设提供数据采集交换支撑;数据采集交换高度的完整性、一致性、及时性、开放性、灵活性和易维护性;原始数据服务与业务应用系统的统一接口;业务应用系统接入的空间可移动性;数据采集中心的更高等级的统一安全防护。 农网智能调度。提出计及分布式能源接入的能量优化调度技术解决方案,研究以安全经济运行为目标的高级调度及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完成涵盖农网县供电企业的调度、集控、配网、调度及配电管理的统一技术支撑平台技术研究和开发,实现县供电企业一体化、可视化、多维化的生产调度;建立调度系统安全防护体系。 1.2.4农网智能通信的建设 多点分散的低成本、高可靠混合通信。提出适合我国智能配网通信要求的低成本可靠通信技术方案,实现智能配电网分布式智能传感器网络数据的高可靠、实时性通信,解决智能配电网大范围、多测量点通信问题,为智能配电网电力基础设施的监控提供通信平台支撑。 农网数字载波通信。建立农网线路中电力线载波信道模型;提出基于农网线路的数字载波通信的自由路径算法;研制面向农网线路实用化的电力线数字载波通信装置,建立示范工程。 农网无线宽带通信网络。提交构建电力宽带无线通信专网的技术解决方案;编制电力无线宽带通信技术标准规范;研制无线自组网络通信系统。 1.2.5农电管理与信息化的建设 农网统一数据管理平台。提出基于地理信息平台的分布式农网运行管理技术和信息集成技术解决方案,核心期刊目录2014提出适合我国农网管理模式的农网统一数据管理体系架构,解决相关关键技术,开发高性能、实用化软件系统。 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在农网数字化及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研发农网分布式地理信息平台,实现配电设备运行监测与预警、快速应急恢复供电最佳路径分析与优化组织调度等功能。 1.2.6智能用电及互动化技术 农网智能化用电及互动化技术包括农网智能用电互动化支撑技术和交互式农网用电信息测控终端技术。 1.2.7分布式电源及微网技术 客户分散式能源及储能元件接入监控技术。多能源互补的能量优化系统。掌握农村分布式能源调度数据采集和监视技术和实时调度控制技术;掌握分布式电源发电能力预测技术、考虑新能源接入的安全约束机组组合和经济调度技术、发电备用管理技术;开发出适应新能源接入的一体化调度控制支撑平台,支持跨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和清洁能源充分利用,保障电网经济高效运行。 2. 农网智能化工作的建议 2.1认真做好农网智能化建设规划 农网建设涉及面广,各地区管理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农网智能化建设涵盖多个环节,研究工作和建设任务十分复杂,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应该认真组织农网智能化建设规划,科学制定工作计划,统筹开展科技攻关和试点建设工作,结合已有的电力、通信、自动化等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体系,形成农网智能化标准规范体系框架,推动适用于农网智能化建设的标准和规范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